警惕!你手中的保单,可能有人盯上了!
买了保险的朋友们,现在有一种诈骗方式正在盯住你的保单,你知道吗?
日前,银保监会发布了《关于防范“代理退保”有关风险的提示》。提醒消费者:要警惕“代理退保”的风险隐患,根据自身需求谨慎办理退保,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。

“代理退保”是一种新型诈骗手段,以可以“全额退保”为诱饵,通过网络平台、短信等方式发布虚假广告,怂恿、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“全额退保”事宜,并以此收取消费者高额手续费,甚至截取消费者退保资金,牟取非法利益。
今年以来,“代理退保”呈现高发趋势,地区范围日渐扩大,而与之相对应的,是监管部门及公安机关的重拳出击!据媒体报道,南方地区一个“代理退保”团伙被绳之以法,涉案人员已相继锒铛入狱!
在违法违规活动面前,消费者需要做的,就是认识它!了解它!远离它!
“代理退保”是陷阱,小编教你辨别它!

“代理退保”有多种表现形式,常见的有以下几种:
※ 以“与监管部门有合作”、“有内部资源”等名义,通过电话、微信、网络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。
※ 谎称消费者所购买的保险产品有问题,例如:“你购买保险时,存在欺诈行为”、“这个保险产品已有多名消费者投诉”或“继续持有保单将蒙受经济损失”等等,怂恿、挑唆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进行退保。
※ 以消费者所投保保险产品收益低为由,诱导消费者将手中现有保险退保,转而购买所谓“高收益”的产品,从中赚取高额佣金。
※ 谎称可以协助你“全额退保”,诱导消费者签署包含不平等条款的代理服务协议,缴纳高额定金或签订高额欠款协议,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、保单、电话号码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信息。

※ 阻止消费者与监管部门、保险公司直接沟通,试图切断消费者正常维权通道。
“代理退保”找上你,危险也就找上你了!
能让各地的银保监局频频以监管的名义发出风险提示的“代理骗保”究竟有多可怕?小编先来细数一下它的风险隐患!
失去正常保险保障风险
“代理退保”的个人或机构极力鼓吹“全额退保”的虚假结果,但却避而不谈退保后的后果和风险。退保后,消费者将丧失风险保障,而未来再次投保时,由于年龄、健康状况的变化,可能将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、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。
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风险
某些“代理退保”行为并非真正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,而是以牟利为目的。退保前,让消费者缴纳高额定金或支付高额手续费,退保后再诱导消费者再购买所谓“高收益”理财产品或其他公司保险产品,以赚取佣金;部分组织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费者银行卡和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,截留侵占消费者的退保资金;更有甚者,会诱导消费者参与非法集资。一旦落入“代理退保”骗局,资金损失将难以挽回。

个人信息泄露风险
在谎称可以“全额退保”的过程中,不法团伙通常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、户口簿、收入证明、保单、银行卡、联系方式、家庭住址、工作单位等敏感隐私的信息,存在信息泄露的严重风险隐患。除“代理退保”外,有的组织还从事信用卡套现、小额贷款等业务,消费者个人信息资料很可能被不法分子恶意使用,进行诈骗、洗钱等违法违规活动。
同时信息泄露让很多消费者在想要终止“代理退保”协议时,遭受极端手段的骚扰、恐吓、威胁,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人身安全。
法律风险
“代理退保”个人或机构通常为达目的不择手段,会教唆、诱导、指使消费者编造理由或伪造证据进行投诉、举报等,以达到“全额退保”的目的。而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的行为很可能已经构成欺诈,面临较大的被诉讼或行政处罚的法律风险。

温馨提示
中荷人寿助你远离风险
为避免您被非法组织或个人利用,合法利益受损,中荷人寿特别提醒您:
※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。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和敏感金融信息,不要轻易将银行卡、身份证、保险合同等重要单证的原件及复印件转交他人。移动支付的二维码、验证码不轻易转发他人。
※ 切勿轻信“全额退保”的谎言!所谓“代理全额退保”、“专业保险维权”等广告,只是不法分子非法牟取利益的幌子。
※ 如果您对保单有任何疑问,请联系您的保单服务人员或拨打中荷人寿全国统一客户服务专线 400-816-1688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