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时代金融画卷 中荷人寿有文章|实践养老金融 保险服务大国养老
2021年,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首次突破2亿大关,占到了总人口比例的14.2%,根据国际标准,正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。(数据来源:中国政府网)
从老龄化(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%)到深度老龄化,美国用了72年时间,日本24年,中国最快,只用了21年。
(数据来源:《经济学人》等)
中国人口基数大,再加上社会财富的积累程度尚不充分,银发社会的加速到来,为百姓养老提出了历史性课题,为了确保更多国人拥有富足、安定、高品质的老年生活,自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启幕以来,加快第三支柱养老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经济战略之一。
所谓“加快第三支柱养老建设”,就是借鉴发达国家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经验,在第一支柱(社保养老金)和第二支柱(企业补充养老年金)的基础上,由居民自发进行养老金的规划,弥补前二者的不足,“自养自老”成为中国大国养老时代的必然选择。
为了引导个人提早关注养老问题,启动资金储备,2022年4月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》,当年11月,税优政策出台后,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。
在此背景下,国家在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”。应对老龄化冲击,金融力量是最关键的一环,关系到养老金规划产品的有效供给,以及养老基础设施的配套。中荷人寿也在相关领域持续开展探索,为客户提供从金融保障到服务保障的完整风险解决方案。
01、中荷人寿“康养季”保险助力实现从“养老”到“享老”
随着生活水平、医疗条件的不断升级,越来越多的人走入长寿时代,开启百岁人生,面对健康管理、看病就医也就成为了居家养老的难点问题,深度影响着老后生活质量。
因此,为了实践做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“金融高质量发展五篇大文章”中的养老金融,中荷人寿积极从“康养”这一关键词进行破题,在2023年,先后开启了两季“康养季”温情服务活动。传统意义上,保险只是在合同约定的风险发生时,由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,属于“事后赔付”,但为了满足新养老时代的保障需求,中荷人寿在提供高品质养老和健康产品的基础上,将服务链条进一步向康养方向延伸,通过整合各类健康资源,逐步形成了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闭环服务,做到“健康知识有人教、疾病诊疗有人管、保险保障迅速赔”。
中荷人寿聚焦于中老年客群服务,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、覆盖生理和心理的、包括居家和社区的全面养老服务体系。康养服务涵盖从诊前的视频医生、在线问诊、院前急救,到诊中的就医绿通、院内护理和海外二诊,再到诊后的院后照护和居家护理等服务,可以说帮助老年人群深度解决了健康管理和看病就医的难题,真正实现了从“养老”到“享老”质的飞跃。
02、适老化创新 数智化赋能 保险关爱温暖相伴
为了进一步延伸保险关爱,将服务触达居家养老的更多需求场景,中荷人寿还推出适老化改造评估和智能安全设备服务,助力客户家庭更好地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,共筑银发族的美好晚年生活。
针对近年来,摔倒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“头号杀手”的问题,中荷人寿推出了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、出具改造建议书和工程施工资源对接三大服务内容,通过引入专业力量,实现养老生活环境的优化改造,既规避了老人的日常风险,更缓解了家人的照护压力。另一方面的智能养老设备服务则是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,实时掌握长者在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状况,同时进行7*24小时视频医生服务,实现在线诊治开药,更能提早发现疾患,拯救生命。
中荷人寿一名客户的七旬母亲,夜间因胃痛睡不着,视频医生结合其三高病史,做出了心梗风险极大的判断,通过拨打120启动紧急救助,确诊老人确实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,由于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。面对社会深度老龄化提出的新课题,中荷人寿持续秉承“客户至上,轻松尊重”的保险服务理念,从精微处入手,做保险服务养老的时代大文章,客户不仅可以收获专业、优质的保险服务,更能享受中荷人寿的倾情相伴,无忧开启金色晚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