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的节日饮食结构和起居生活
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,逢年过节,鸡鸭鱼肉等动物性食品成了餐桌上的“主角”,各式菜肴五彩缤纷、琳琅满目,却难觅主食的身影,从营养的角度 来说,这种饮食结构是不合理的。节日期间人们的生活习惯往往被打乱,人会感到十分疲劳。因此,新春佳节人们仍需按自己的规律生活,以确保身体健康。本期健 康生活提醒人们欢度节日的同时注意健康的饮食结构和起居生活。
一、节日主食不容忽视
营养专家提醒说,过年品尝美味一饱口福的同时,还要注意主食的摄入,尤其要做到“三化”,即简单化、定量化和杂粮化。
简单化所谓主食,主要是指粮食,包括米、面、杂粮、豆类、薯类等。然而在节日里,人们常常把主食范围扩 大了,将饭后的点心如春卷、奶黄包、蛋黄酥、奶油蛋糕、烧卖、油条等都被当成了主食对待。事实上,这类食物脂肪、热量等含量较高,多吃对健康无益,还会导 致体重增加。节日饮食中,菜肴已经非常丰盛,蛋白质不会缺乏,质量也不差,此时最需要的是以淀粉为主的米、面食品,而非各种制作精细、营养丰富的点心。此 外,节日期间人们还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零食,一些人甚至将零食当成了主食,无疑是本末倒置。一般来说,在就餐前2-3小时就不要随意吃零食,以免影响正常的 食欲。
定量化节日里餐桌上的菜肴丰盛,每样吃几口就饱了,往往再也吃不下主食。主食摄入量不足,副食特别是荤 菜吃得太多,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也相应增多,容易引起肥胖及并发症。因此,应避免无限量地吃菜,将一部分胃口留给主食,健康成人每天吃的主食至少要在 300克以上。很多人习惯用蔬菜或水果代替主食,这也是不科学的。因为水果和蔬菜主要是提供矿物质、维生素、膳食纤维等,其糖类含量并不高。
杂粮化讲营养就要吃粗粮。稻米在碾白加工过程中,米糠被全部丢弃,反复碾扎后,就只剩下淀粉及少量的蛋 白质。米糠包括果皮、种皮、糊粉层、米胚芽等,包含了稻米64%的营养素。白面是人们获得维生素B1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最方便、最重要的来源,如果因为精 加工而损失了营养素,则需要通过其他食物来补偿。燕麦、大麦、荞麦、粟米、玉米、高粱米等杂粮中,都含有白米、白面中所缺乏的营养素,并含有较多的膳食纤 维,对节日里的饮食能起到很好的补充和调剂。
二、节日里各类人群需注意规律起居
老年人的健康:节日期间发病的老年人大多是乐极而病的。过年了,远离父母的子女回家团聚,孙儿孙女绕膝 弄娇,一年中难得的团聚,常使老人兴奋过度导致心脑血管病发作。此外,为节日饮食操劳过度,也会导致血压升高,心率加快,可能引起心肌梗塞、脑溢血等病 症。搓麻将、看电视时间过长也都有害健康,心脑血管疾病专门在老人们疲劳激动的时候偷袭,因此要格外注意。
1、情绪稳定。不大喜,避劳累,起居如常,使“生物钟”仍保持规律、平衡的稳定状态。
2、娱乐有节制。时间不宜长,不参加竞争性强的活动,电视也要少看,切忌通宵达旦地泡在牌桌上。
3、适量进餐,不暴饮暴食。饮食荤素搭配,多吃蔬菜、水果,少吸烟,少喝酒。
4、有病的老人常备一些应急药。
特别提示儿女:回家前给父母打个电话,告诉爸爸妈妈自己要回家过年,提醒父母别太激动,别太劳累。晚上不管老人是搓麻将正在兴头上还是看电视看入了迷,都要劝老人按时上床休息,以免过劳。一旦老人心脑血管疾病发作,要让老人平卧,以最快的速度给急救中心打电话。
中青年人的健康:每年,医院都要接待一些被家人架到医院的酒精中毒者,患者痛苦,家人也痛苦。灌进胃里的酒精百分之百不是好东西,要么拼命在里面兴风作浪,要么指使得人胡言乱语,行为过激。因此,切不可在节宴的饭桌上拼酒。
1、饮酒切勿过量。据科学分析,每天每公斤体重可代谢1克酒精,即一位60公斤体重成年人可代谢酒精60克,相当于白酒二两,超过此量,对肝脏有害。
2、娱乐要适度。通宵达旦地搓麻、唱卡拉OK、看电视、高谈阔论,不仅消耗营养,损伤肠胃,而且破坏生物钟节律,削弱机体免疫防卫功能,罹患多种疾病。
3、饮食要卫生。准备过年的鸡、鸭、鱼、肉、蛋、水果、蔬菜都要选择新鲜的。逛庙会吃小吃时更要格外注意卫生。
4、出外旅游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,注意保暖,预防感冒。
孩子们的健康:春节前后,是上呼吸道感染、气管炎、肺炎的高发期,每年的这段时间,患病儿童都会较平时增加。
1、少吃甜食少吃肉,孩子喜欢吃肉吃甜食,但肉吃多了,饮料喝多了,都容易造成消化不良,也容易患呼吸道感染。因此,家长要让孩子多饮水,多喝水分多的汤,荤素要搭配得当,多吃水果。
2、屋里人多空气不好,在风小太阳好的中午,尽量让孩子走出屋子到公园或郊外来个“日光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