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命的钱,你准备好了吗?
你给自己和家庭留出保命的钱了么?
相信你一定不会否认,每个人、每个家庭,都面临着很多未知的风险。尤其在今年全民抗疫的背景下,这种风险,空前强烈。
因此每个家庭和个人,都应该在自己的资产配置中,留出防止意外发生的钱,也就是保命的钱。
那么问题来了!!
这部分钱应该占家庭收入的多少?
回答不上来的伙伴们,请点击下方链接补个课~
在家庭资产配置中,这部分保命的钱,是为了应对意外的发生,需以小搏大,来抵御风险。而保险作为发挥保障作用的突出代表,是目前众多家庭的首选。
要买保险,一个家庭的保险应该如何规划和分配?买什么保险?保险最应该买给谁?购买优先级如何?买多少保额?……这些都是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经常出现的疑问。
下面小编教你几招,让你不花冤枉钱,把保险买在刀刃上!
保费支出在家庭资产中应该占比多少?
在标普家庭资产象限图中,保命的钱需占家庭年收入的20%。在这部分资产中,一半以上应该用于购买产品,即在家庭收入中,保险支出占比应为10%-20%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。这部分的保险支出作为家庭“防止意外的钱”来使用,更应侧重于基础保障功能,其中不包含年金保险及万能险的支出。
家庭成员如何分配?优先级如何?
很多家庭的第一份保单,是买给孩子的。当孩子降生,可爱而娇弱,父母总想给他最全面的保护。但其实,保险是对家庭经济风险的保障,因此保险支出应向家庭经济支柱倾斜,因此在保障主体的配置中,应该先大人,后孩子。
在家庭保险支出有限的情况下,保费和保额分配应首先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提供最为充分的保障。一句话总结,就是看谁收入高,谁对应的保障型产品的保额要相对配置较高。
保障内容如何规划?
保障内容就是说,家庭保险应该保障什么。
寿险、重大疾病保险、意外险是家庭基础保障必备的三大项,因为它们抵御风险的作用更强,能够在家庭成员出现风险时,保障家庭产生毁灭性的打击。因此在保费规划不充足的情况下,应优先购买这三种保险。如果家庭保险支出规划充足,可加保医疗险。
此外,在家庭中,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和收入情况不同,保障内容也不一样。
成人
上面已经说过,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成人,一旦出现意外、疾病甚至身故,经济收入中断,对家庭带来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。同时,成人因工作、事业处于上升期,承担越来越重的家庭责任,同时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导致身体亚健康状态比较明显。一旦罹患重大疾病,长期治疗势必影响未来收入。
因此,家中的成人,尤其是主要收入来源的成人,必须配置寿险、重疾险和意外险。以缓解因意外、因病甚至身故给家庭经济带来的压力。
必选项配置后,如果家庭保费充足,可再考虑配置医疗险,作为“兜底”的配置,在发生意外或重大疾病时,进行医疗费用的报销。但需注意,医疗险并不能充当意外险和重大疾病保险来使用,医疗险需在治疗发生后进行报销,不会有前行保额赔付,因此不能抵御收入中断风险。
儿童
现在给儿童购买保险,是大多数父母达成的共识,但是,你给孩子配备的保险是否合理?是否能达到想要的保障?
上文说到家庭保障的必保项目是寿险、重疾险和意外险,但在儿童保障配置中,寿险并不需要。保险行业内规定,不满10岁身故的被保险人最高赔偿额度为20万元,不满18岁身故的被保险人最高赔偿额度为50万元。但实际上,大部分保险产品对儿童身故的赔偿都远达不到此标准,因此不鼓励为儿童购买大额寿险。此外,一般学平险和意外险都有身故保额,没有必要给儿童单独投保寿险。
目前重大疾病发病年龄日渐年轻化,我们也见过太多“白血病”“川崎病”等少儿重大疾病的轻松筹案例,因此在孩子年龄小、身体健康的情况下,投保一份少儿重大疾病保险,是智慧家长必须要做的一件事。
此外,儿童成长路上难免磕碰,加之儿童本身行为能力限制,发生意外的风险较高,需购买意外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进行医疗补偿。在购买意外医疗险时,需注意按自身需求,购买是否含有门诊报销的意外医疗险。
在配置重疾险和意外险的基础上,0-5岁的儿童因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,住院概率较高,可以购买杠杆相对较高的医疗险。但由于普通生病住院并不会对一个家庭产生毁灭性的打击,所以医疗险可作为“锦上添花”的选择。保险支出充裕的家庭,可以考虑百万医疗与万元护医疗险搭配来防止医疗支出损失。
老人
在养老阶段的老人不承担家庭经济责任,因此投保寿险的意义不大,而该年龄段已没有合适的重疾险产品可以选择。在家庭保费规划充足的情况下,65岁以下可以考虑百万医疗,65岁以上则可以考虑购买防癌险。
保额应该买多少?
合理的保额配比建议为,投保人将意外伤害保险金额设定为自身年收入的10-20倍,重大疾病的保险金额设定为5-10倍。
在实际的保额配置中,投保人应首先明确自己的保障需求的“高度”,是仅保障基本收入来源?还是保障自身及家庭在遭受风险时,生活质量不变?
同时,投保时还需要了解各个险种的功能,确保保障规划考虑全面、明确。
在了解了保险配置原则后,就可以对家庭的保险方案进行规划了。但需注意的是,随着时间的流逝,收入的变化、工作的调整以及对保险的需求,都是在不断变化的。每年我们都应对自己买过的保险进行梳理,思考方案是否应该调整。
更重要的是,在购买了保障之后,务必让保障方案相关联的所有人都知道保单的存在以及保障内容。同时可以打印所有电子保单,并妥善保管纸质文件,便于家人查找。避免出现发生保险事故后,家人没有理赔的情况。
诚然,我们都不希望风险到来,但合理规划家庭资产中“保命的钱”,可以让我们的面对风险时,多一份信心,也多一份从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