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检报告里的这些问题,如何影响你购买保险?
当一年的时光走到第四季度,很多人习惯在此时给自己的身体做个“年终总结”。当“亚健康”不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,体检报告就像是一份“健康年度账单”,记录着这一年里身体的奔波与付出。
你的体检报告是否有着这样那样的小问题?
我们如何“修复”这些小问题?
这些问题会对我们的生活、对我们保险投保有着怎样的影响?
中荷人寿特别在体检季推出健康系列内容,通过多期讲述,与您一同了解体检报告中常见的异常指标,让我们更加健康的拥抱美好生活。
2021年12月27日,由北京市体检中心、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共同编纂的《北京市2020年度体检统计报告》正式发布。这份涵盖了353万人次健康体检数据的《报告》统计分析显示,检出率排名靠前的为血脂异常(男性37.85%,女性27.91%)、超重(男性31.80%,女性19.03%)和脂肪肝(男性29.84,女性14.81%),同时增生和结节、幽门螺杆菌检出率较高。
血脂异常
什么是血脂异常?
血脂异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脂蛋白代谢异常疾病,在我国成年人群的患病率高达40.40%。
血脂主要指的是血液中的脂类物质,主要由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组成;后者又主要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构成,是细胞代谢的基础物质。其中甘油三脂主要参与机体能量代谢,胆固醇则参与合成某些细胞结构和类固醇激素等。
血脂异常通常指的是血浆中胆固醇和/或甘油三酯升高(即高脂血症),同时也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等现象。
出现血脂异常对核保有哪些影响?
核保老师通过核保手册计算器,计算出其对寿险、重疾、医疗险、意外险影响的概率,从而做出标准体、加费、拒保决定。
一般来说,各指标在合理范围内,寿险及重疾可标准体承保。升高者,根据其值升高的程度及年龄情况综合评定后,寿险及重疾可标准体或加费承保;年龄越大者加费越多,可能高加费甚至拒保。
超重
体重标准如何评判?
体重的评判标准有“正常”、“偏低”、“超重”、“肥胖”等。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体质指数BMI(body mass index)用于判断体重最常用的指标。
BMI(体重指数)=体重(kg)÷身高(m)的平方
中国成年人体重分类 BMI = Kg体重/㎡身高
分类 | BMI /kg.㎡ |
肥胖 | BMI≥28.0 |
超重 | 24≤BMI≤28.0 |
体重正常 | 18.5≤BMI≤24.0 |
体重过低 | BMI<18.5 |
表格摘自 中国营养学会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》
对于一般人群,BMI的高低基本由人体脂肪含量的变化决定。而对于常年锻炼的人群(如运动员、健身爱好者等),因体内肌肉比例高,仅靠BMI不能做出体重判定,还需要依靠测定体脂成分等判定。
另外,老年人体重正常的BMI判断界值与中青年人不同,BMI在20.0~26.9为宜。
需要注意的一点是,一些看上去肥胖(腰围粗、肚子大)而不超重的人群,是无法依据BMI做出体重是否存在健康风险的判断的。这是因为脂肪组织在体内不同区域的分布对健康会产生不同的影响。
近年来,越来越多对脂肪分布与健康风险相关性的研究发现,腰围是衡量一个人寿命长短的重要指标。
当女性腰围超过80cm、男性超过85cm,或腰臀比(腰围/臀围)男性超过0.9,女性超过0.8时,就预示慢性疾病发病提高的风险了。
体重异常对核保有哪些影响?
在正常体重BMI值范围内,寿险及重疾可标准体承保。
超重以上BMI值者,根据其值升高的程度及年龄情况综合评定后,寿险及重疾可标准体、加费承保,甚至拒保。
腹型肥胖者有可能高加费承保。
体重过低BMI值者,有可能标准体、加费承保、甚至延期承保。
脂肪肝
什么是脂肪肝?
首先要知道,肝脏是脂肪合成、利用和运输脂肪的主要场所。因此,当肝脏内脂肪转运失去平衡,就会在肝脏内积聚,形成脂肪肝。
正常人肝脏内中都含有少量的脂肪,如甘油三酯、磷脂、糖脂和胆固醇等,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-5%。
当脂肪含量超过10%,即为轻度脂肪肝;10-25%为中度脂肪肝;25-50%为重度脂肪肝。
脂肪肝对核保有哪些影响?
成年人轻度脂肪肝,均可标准体承保;重度脂肪肝,则加费承保。而对于脂肪肝导致的代谢紊乱,变为代谢综合征,即血糖高、血脂高、尿酸高、血压高、体重增加,可能高加费承保,甚至拒保。
体检指标异常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警示,同时也影响我们购买保险获得保障。因此需充分重视,注意膳食,坚持锻炼,用健康、规律的生活积极改善,愿我们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迎接更美好的生活。
文中核保规则仅为基于体检报告提供的核保建议,不作为购买产品最终的核保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