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险提示|代理退保挖坑设套 自主维权依法而行
近期,社会上出现一些不法分子以“代理退保”“全额退保”等为幌子,诱导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,冒充消费者甚至监管工作人员或专业人士,实施所谓的“维权”诈骗行为,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Z女士在社交平台看到一则声称能全额退保的广告,因近期经济紧张、保费缴费压力大,她联系了对方。对方称凭借其公司的专业能力和行业资源,能让Z女士成功办理全额退保。Z女士按其要求提供了个人及保单相关信息,签订电子代理协议,并预付退保金额的20%作为代理手续费。其后,对方多次以打点关系为由要求Z女士支付维护关系费用,并指导Z女士伪造资料向监管部门投诉,要求“全额退保”。然而,经监管部门核实后,Z女士的投诉被驳回。随后,在Z女士主动申请后,保险公司批准其退保申请,并按合同约定返还合同现金价值。此时,Z女士顿感后悔莫及,她立即联系对方询问曾经承诺的“全额退保”事宜,却发现已被拉黑——不仅失去了保险保障,还损失了不少钱财。
一、“代理退保”的主要危害
1.个人财产损失:
“代理退保”黑灰产巧立名目收取“服务费”“手续费”“关系费”等,不仅无法实现“全额退保”,还会让消费者白白损失已支付的费用。
2.个人信息泄露:
为顺利实施非法活动,“代理退保”黑灰产会假借合理要求诱导消费者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、保单、家庭住址、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,给消费者带来信用受损、资金被盗等严重风险。
3.保险保障中断:
消费者盲目办理退保,将失去原有针对疾病、意外等风险的重要保障。日后重新投保时,还可能因年龄增长、健康状况变化,面临保费大幅上涨甚至投保被拒的困境。
4.法律责任风险:
若在“代理退保”黑灰产的教唆下,参与虚假投诉、伪造证据、骗取理赔款等行为,消费者可能涉嫌违法犯罪,面临法律制裁,这对个人及家庭将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。
二、如何有效防范“代理退保”风险
1.通过正规渠道维权:
如需办理退保、理赔、保单咨询等业务,务必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(如官网、线下网点、官方客服)办理,切勿委托不明身份的个人或机构。
2.严格保护个人信息:
不轻易转交或泄露身份证、银行卡、保险合同等重要资料,不向他人提供手机验证码、人脸识别权限等敏感信息,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3.警惕各类退保陷阱:
切勿轻信“代理退保”“全额退保”等非法宣传,对“退旧保新”“低投入、高回报”等广告噱头保持警惕,理性评估风险,避免因贪图利益陷入经济困境。
案例来源:今日头条
